《大乘起信论》界诠法师 宣讲(133)


《大乘起信论》讲记


【于真如法中,深解现前,所修离相。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,随顺修行檀波罗密。以知法性无染,离五欲过故,随顺修行尸波罗密。以知法性无苦,离嗔恼故,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。以知法性无身心相,离懈怠故,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。以知法性常定,体无乱故,随顺修行禅波罗密。以知法性体明,离无明故,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。】


“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”,上面说为什么会有无明不解呢?《起信论》前面讲因为什么呢?不解真如法这样的一个道理,所以才会产生无明啊,那么这个于真如法中能够深解现前,他了了分明了。


“所修离相”,所修又能离相,下面是修离相的六度。“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,随顺修行檀波罗蜜”,他自然去修行,离相,无我相,无人相,这些相都没了,他渐渐远离了。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性本来就是这样,法性本来是寂灭的,是空的。就没有随悭随贪这样的相,这样他随顺法性而去修行。布施,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他能这样修,这是行檀波罗蜜。


“以知法性无染,离五欲过故,随顺修行尸波罗蜜”,尸就是戒,制戒无非是对五欲而言,因为五欲而有犯戒的事情。那么五欲能染众生心,知道法性本身无染,他已经离开五欲之过而这样来修戒,不是对境而去修的,跟凡夫的修不一样。


“以知法性无苦,离瞋恼故”,苦是逼迫,这个地方它没有逼迫自己,然后来修忍辱。那么我们现在是有种种相,需要去忍一忍,违恼的事情需要忍嘛。这个地方他已经无有违恼,离瞋恼,逼迫的事情是没有,随顺法性而去修忍辱。


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”,有身有心就很麻烦,有身会懈怠、疲倦,有心会怎么样呢?厌倦,太辛苦了又不行。像我们安居这一段时间,一般人感觉说有点辛苦,有身你就会感觉到疲倦。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妄心,虚妄分别。这个精进他是离身心这个相,没有懈怠,有身心他就有懈怠。能够随顺法性呢?所以他修毗梨耶波罗蜜,“毗梨耶”就是精进。


“以知法性常定,体无乱故”,我们修禅目的是对治乱心。心乱,去对治它,叫作思惟修。这个地方大家知道,完全从诸法的体性相应,所以它无有乱,这样去随顺法性来修禅波罗蜜。


“以知法性体明”,“法性体明”,本觉就叫作觉照,觉照就是光明有智慧,有智慧叫作光明。“离无明故”,无明是客尘烦恼,他离于无明,随顺法性而修般若波罗蜜,这样是叫作离相波罗蜜,叫离相六度。这是第二,叫作“解行发心”,他这样体解诸法的体性而去解、去行,就是起六度万行,以六度为根本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

阅读原文